杭台连线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杭台连线
致敬公望!两岸陶瓷艺术展在富阳开幕
发布日期:2024-06-03         信息来源:杭州日报


今天上午,以“公望哲匠 心薪相印”为主题的两岸陶瓷艺术展在富阳东洲街道黄公望村文化大礼堂开幕。

202406020918438656.jpg

202406020924239670.jpg

本次展览设有三个展厅,分别是“妙悟薪传”“器以载道”“千杯万盏”,展期2个月。现场展出的180件作品不仅有当代陶瓷艺术作品,还有珍贵的陶瓷文物。这些展览,不仅推动着古陶瓷技艺的传承,也鼓励着陶瓷艺术的创作,更促进着两岸陶瓷艺术的交流。

据了解,此次展览系2024“公望富春”两岸文化交流周主题活动。2011年6月1日,《富春山居图》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实现旷世合璧。为纪念这次“山水合璧”,此后每年这一天富阳都会举办“公望富春·两岸文化周”活动。

202406020926137144.jpg

202406020925216052.jpg

来自海峡两岸的60多位陶瓷艺术家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陶艺创作与发展。此外,来自台湾南投市的40多位乡亲也专程到访,并参加今年的文化周活动。

来自台湾彰化的邱榆芳是中国美术学院陶艺专业的研究生,即将毕业的她选择来到富阳公望两岸圆缘园创业。她希望把两岸的陶瓷技艺和创意灵感相结合,让陶瓷艺术在年轻一代手中实现创新发展。

202406020920357366.jpg

202406020923029023.jpg

妙悟薪传:艺术传承着最深的人间真情

瓷器不会说话,却默默讲述着让人感动的过去。

妙悟薪传展由“何浩天暨弟子周珍收藏展”和“黄博施画釉陶艺展”两部分组成。何浩天历任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、台北故宫博物院、台湾美术馆咨询委员等,是著名的古陶瓷鉴赏家、考古专家及书画家,于2009年逝世。何浩天生前与著名画家张大千关系要好,张大千曾将他于1934年所作的画作《泼彩荷花》赠与何浩天。

何浩天生前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,他曾寄语弟子周珍:“珍珍,你的一生奉献弘扬中华文化,甚为难得。望把龙泉古陶瓷重振旗鼓、再现光芒、传播各地。”他非常器重弟子周珍,不仅帮助周珍建造了龙泉小周窑,还将自己的诸多藏品交由周珍保管。周珍回忆起何馆长,仍不禁泪眼婆娑:“能够师从何浩天馆长,我真的很幸运。”临终前,他将周珍托付给了另一个好友黄博施。黄博施是著名的加拿大籍华裔艺术家、画廊主持人,在海内外都享有较高声誉。此后,周珍便在黄博施老师的悉心教导下继续学习。由于这些背后的故事,“妙悟薪传”展也寓意着陶瓷艺术传承。

在这个展览中,不仅有惺惺相惜的深厚友谊,也有薪火相传的师徒情谊,更有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。在众多展品中,有一对瓷枕格外引人注目。那是何浩天的朋友——中国艺术史泰斗、著名书画鉴定家傅申先生和他的妻子陆蓉之老师于1998年设计创作的“爱情信物”。

今年4月16日,傅申先生与世长辞,按照他的遗愿,归隐在富春山水间。陆蓉之老师一直非常怀念他,在得知要举办这个展览时,她便决定将这对瓷枕送来参展。

202406020922175074.jpg

202406020921133235.jpg

器以载道:艺术镌刻着最美的人文结晶

意境深远、返璞归真,是不同于华丽的另一种艺术追求。

“器以载道”展由宋代五大名窑——汝窑、官窑、哥窑、定窑、钧窑所构成。宋代文化昌盛,瓷业更为繁盛,名窑迭出。虽时至今日,宋瓷仍因其清新隽永、庄重典雅的气韵,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更显遗世独立、弥足珍贵。以“五大名窑”瓷为代表的宋式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极简主义美学的方向,以及今日的艺术、设计与生活,它们开创了制瓷“器以载道”的先声,造型端庄古朴、线条简练,是宋人“师古而不泥古”文化思潮下的创新实践。

在这次展览中,汝窑、官窑、哥窑、定窑、钧窑等五大名窑参展作品分别来自以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娄根旺、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叶国珍、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梅红玲、河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淑昌、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王现锋等为代表的陶瓷艺术家们。

其中,叶国珍作为大陆陶瓷艺术专家代表,在现场进行了讲话。叶国珍老师潜心研究陶瓷艺术40年之久,对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首——南宋官窑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,是“南宋官窑瓷烧制技艺”非遗项目代表传承人、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,人称“中国碎瓷王”。叶国珍说道,“中华陶瓷历史文化艺术和中华书画历史文化艺术一样,都是海峡两岸一座十分重要的文化桥梁。今天来到杭州富阳参加本次活动,感到非常荣幸,我将在本次活动中与众多两岸文化名家进行深入的、丰富的文化交流。同时,我作为一位资深的南宋官窑恢复者、官窑制瓷大师,期盼两岸陶瓷文化人进一步相互合作、共同发展、共创新的佳绩”。

202406020921547186.jpg

202406020921331479.jpg

千杯万盏:艺术记录着最真的人间烟火

“千杯万盏”展名源自“酒逢知己千杯少”,该展览通过两岸陶瓷作品来表达艺术创意与文化发展的无限可能性。天地方圆,杯盏之间,遇见星河。“千杯万盏”展聚焦了众多两岸陶瓷艺术家的杯器创作,展出品类涉及柴烧、紫砂、青瓷、釉下青花、釉上彩绘等,是一次两岸陶瓷艺术的碰撞与交流,也是一次中国陶瓷艺术在新时代的活力迸发。每一个作品都是两岸文化一脉相承、友好交融的象征,每一个杯盏都盛满了两岸同胞、两地亲友的千呼万唤。

在这个展览中,有一类器物特别吸引眼球,看上去简单、古朴、枯寂,有一种别样的美感。据介绍,这是台湾柴烧作品。柴烧,顾名思义,是用木柴烧制的瓷器,其自然散发的金属光泽,以及天然粗犷的落灰色,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分。相比于瓷器的雍容华贵,柴烧这种神华内敛、古朴自然的感觉独具一格。台湾地区的柴烧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,年代虽不久远,但是却迅速带动了独特的柴烧收藏潮流,曾有柴烧茶壶拍卖出上千万的价格。台湾柴烧的造型往往有民艺的痕迹,甜美易懂,其形态多为茶道具,这使得台湾柴烧迅速渗透至当下普通民众的生活。

本次展览的柴烧作品来自海峡两岸当代陶艺师,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他们的审美和情感。他们从调土和造型设计入手,将小器皿的型制做到极其生动有力,使器物在审美的内涵中得到创作性的满足,同时也彰显良好的实用性,将生活美学发挥到极致。

台湾陶艺协会荣誉理事长丘永祥表示,“借此海峡两岸陶瓷艺术交流展,让两岸陶艺工作者了解柴烧的方法与方式,分享彼此的经验与心得,共创未来的发展趋势”。






打印本页关闭窗口